屯读书屋

繁体版 简体版
屯读书屋 > 给古人直播日常 > 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30节

给古人直播日常 第230节(2 / 4)

清擦了把额头的汗,岭南湿热,这都入秋了,白日温度已经很高,若是在北方,此时已经得穿上夹袄才能保暖。

他最近在忙城中贫民区房屋重建的工作,头昏脑胀,人都要忙傻了。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“是要收红薯了吗?”张泰清心急,一句寒暄的话都没说,张口开门见山。

“正是。”李昕道:“十日前已挖过一窝,养伺此地的老农人看过,说还能再养养,又等到今日。”

“产量如何?”张泰清迫不及待地问。

李昕回:“只起了一窝,有四个红薯,最小的二两多重,最大的那个足足有八两,比我拳头还大。”

张泰清下意识看了眼李昕的手,李昕是彻彻底底的文人,但怎么说也是个男人,手算不得太大,也不小,张泰清心里比较了一下,脸上已经露出笑意。

真不小!

李昕继续道:“那一窝红薯,总重一斤一两有余。”

“咱们丰朝的斤两?”张泰清追问。

虽然已经知道两个红薯加起来超过了十两,怎么也不可能是天人的计量标准,他还是确认了一下。

李昕点头,张泰清面上的喜色愈重,以拳击掌,“好,太好了。”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一斤是十六两,一斤一两有余,也就是十七两多,这才是一窝红薯的产量。

张泰清也是看过农书的,知道了红薯的存在后,更是专门跟培植红薯的农人请教过。

这红薯,按照他们丰朝的计算方式,一亩地最起码能种两千株以上,也就是两千窝的红薯。

他跟群友们讨论过,天幕上也有一些人,将天人国家和丰朝不同的计量标准、银钱对比、物价粮价等都做了比较。

丰朝的标准田亩,比天人国家的要少一点,但少得不太多。

总而言之,如果按照十日之前起出来的那一窝红薯产量计算,他们一亩地的红薯,产量在两千斤以上。

按照天人的计算方法,一斤十两,产量更是能达到三千斤以上!

虽然天女娘娘说过,她们国家红薯产量更高,那种图好吃的“低产”红薯,产量才三千多斤,高产红薯产量翻倍还多。

他们现在的红薯跟天人没法比,但张泰清已经很满足了。

三千斤啊,农人种粮食,豪门大户的肥田静精耕细作,也不过亩产三四百斤。
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 红薯的产量一下子翻了十倍,简单的换算一下,也就是多了九倍的粮食,这能养活多少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